星期四, 9月 22, 2005

dolphin-safe

巧識了從鯨豚研究轉行做科學教育展示的L
長期與海洋研究為伍的她從海洋科學到海洋文化皆有所涉獵
與她聊天的過程中,許多屬於海洋的驚奇不停的跳出來
不論是黑潮文化、南島文化、或是漁業的故事…

其中她講了一個我從不知道的訊息,關於「dolphin-safe」的故事

她說 “大型圍網的遠洋漁船在台灣以捕撈鮪鰜魚為主,這些大型捕鮪船所捕之鮪魚主要供作加工罐頭。鮪魚通常在海水面下游形,不易被發現,然而,漁民利用了海豚群的出現通常伴隨下方有鮪魚群的特性作為指標,一看到如黃鰭海豚、斑海豚和飛旋海豚等,就以快艇驅趕海豚,並下圍網將鮪魚一網註1打盡,而在捕鮪魚的過程中,海豚因為無法逃脫,而往往也意外的死亡。

根據環境資訊網所刊載的文章中所說明:

此種捕食效率極高,故造成了相當大量的海豚死亡。美國國家海洋漁業局(NMFS)對此作了多方的研究,調查此技術對海豚數目的影響,企圖找出減低海豚死亡數目的方法。
  NMFS在漁船上派置觀察員,以計算在全美國捕魚業中死亡的海豚數目。而此數目是令人難以相信的。1959年到1972年間,有480萬頭海豚死在美國的漁船上,而一季中最大死亡數目則發生在1961年,為534000頭。
若以1972年至1973年的捕鯨季節中,有42500頭的大型鯨魚(長鬚鯨、塞鯨、布氏鯨、小鬚鯨及抹香鯨)死於捕鯨活動。但在1972年的捕鮪季內,卻有380000頭(被低估)的海豚「意外」死亡。也許會使我們對這樣的數據有些概念。


因此,在1980年前後,當保育團體發現這種漁獲法傷害瀕臨絕種的黃鰭海豚時,就發起拒吃鮪魚罐頭的運動,來自消費者的意識與行動,使得鮪魚公司開始改善捕撈的方法,放海豚一條生路。有監察員開始隨船紀錄船公司捕魚過程的海豚捉放問題,也有人受訓練下海教導海豚從何處可以離網逃生,而這樣捕撈過程所得之鮪魚在其所製作的罐頭上會標示「dolphin-safe」,以此圖顯其保育的行動。

這樣的故事對我來說是很有趣的。有趣的是,原來海豚與鮪魚之間有著這樣生物性的關聯。對我來說也是驚訝的。我從未聽聞這樣的消息,雖然資訊何其多不可能知道所有一切。然而,四周環海的台灣,漁業蓬勃的我們,大型遠洋漁船從不落人後的在這片海洋中獲取資源,但是對於海洋故事或是事實真的所知甚少,也因為如此,消費者不可能對此產生行動,因為背後的事實不被聽聞,也缺少了解與討論。

我不知道這樣的故事,你會怎麼看待。
不過這樣的故事讓我對於陌生的海洋更多了點好奇心…不論是之間的生物關係 文化關係 科技思考...
也了解消費者行動從不能在訊息與事實之外,了解與討論之外。


註1:一網打盡的除了鮪魚、海豚之外,其實也有許許多多其他的魚群、海龜、甚至因為看見魚群俯衝而下的海鳥們… 也許現在盡量做到dolphin-safe,但其他的生物種是否也在這樣的圍網捕撈過程中意外死亡至數量大量降低而瀕臨絕種,我就不得而知…

延伸 : 海豚生與死 http://www.sinorama.com.tw/8503/503024c2.html
漁民捕鮪魚傷海豚誤入圍網橫死海面://www.chinapress.com.my/topic/series/default01.asp?sec=sayu&art=0512sayu.txt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