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16, 2005

(家庭點滴)甘蔗田旁的協和新村

小時候外婆家是我們的天堂!

甘蔗田旁,是我們的出外探險的世界
過了左太太家有個防空洞,最是神秘又恐怖,
有人說 哪裡藏了個人 又有人說 有人死在裡面 反在只要跟戰爭 跟陰暗 跟"洞"扯上關係
什麼樣的說辭不會跑出來呢...
聽了這些哩哩啦啦的話還在那裡玩,其實是硬著膽子的...
誰不知我自小膽小,要做有點膽子的事都是在某種同儕的壓力下迫使的...

甘蔗田應該有個淳樸又帶著台灣發展歷程的故事吧!
不過我還沒考證出來,所以寫不出來我家與甘蔗田及台灣經濟發展的關聯性
只記得自己還滿愛看見收甘蔗的火車經過,火車頭後是一台台貨車型的車廂,你可以看見一根根的甘蔗躺在車箱裡,
紅甘蔗的命運應該就是作成蔗糖吧...
在我離開外婆家出外生活後的某一年甘蔗田沒了(講的一付我是出外打拼的樣子,不過事實也是,我必須面對著上幼稚園對我的巨大挑戰,打拼如何不在上學前大哭),
對於田裡長著甘蔗的樣子很模糊,只記得大夥在沒有甘蔗的田裡控土窯
那時候的我們都還小,樣子都很矬,不過很快樂

某一年甘蔗田沒有了鐵道也沒有了
出現了一條路,協和新村突然間從桃花源變成了普通都市中被開發的城市邊緣
房子一棟棟的出現,人愈來愈多,公園羽毛球館也出現

有一天,協和新村的人都搬光光了,因為那大有為的政府要改建
所以房子拆了,人散了
在我還沒好好思考這樣一塊土地與我的關聯時
它就拆了,消失了...
過了半年,而我才突然真正的意識到, "原來我再也看不見它了...",
是真的連根拔起的沒有了
腦中浮現外婆的身影以及消散的協和新村
真是我們大有為的政府的作為...
永遠不知道打散的是什麼樣的情感,破壞的是誰的生活依歸

星期六, 1月 15, 2005

(旅行回憶)the big issue


給wm.

偶然間看到earthscan的新書中有這本介紹 the big issue 文化的書, 原來它是從1991年開始發行的
簡介說著這份報紙幫助了許多所謂弱勢的街民得到工作機會以及自尊..
讓我想起那時在英國遊歷的我們每天都會在劍橋市鎮的街上聽到 強而有力喊著" the big issue" 的叫賣聲
還有我們替他改編的各種版本 可以賣不一樣的東西.... the big cone 大粽子 the big xx...

2000年的夏天 the big issue 發行的第九年 我們去了一趟英國 並與他相遇 記在腦海裡

flarer

----------------------------------------------------------------------------------

節錄韓良露: 愛讀報的倫敦人 中國時報   人間咖啡館   920205

倫敦還有一份很特殊的週報,叫《新聞大條》(Big Issue),是無家可歸的人(homeles s)自己辦的報,也由這些homeless在街上販賣 。倫敦有不少無家可歸的人,但這些人卻分成很多類,真正符合美國Robo(流浪漢)或台灣 的遊民的人並不多。在英國的定義中,一個人 凡是沒有固定住所的人,都算無家可歸人士, 但這些人卻不見得晚上沒地方住。倫敦有不少遊民夜棧及小旅館,都提供夜宿。

在街上販賣「Big Issue」的人,常常都是衣衫整齊,他們可能是從北方南下的人,在大 都市一時找不到工作,也租不起房子,因此就靠政府補助,住在臨時的收容所內。這其中有不少人,身懷絕識或絕技,因為處於社會的邊緣,對社會也有一份邊緣性的看法或想法,他 們就想到辦份自己的報,專門報導倫敦邊緣事物。我幾乎期期都買Big Issue,也因此認識了一些所謂「遊民」,而我從這份週報及這些人身上學到了許多事物,更幫助我了解倫敦的多 變面貌。「Big Issue」會告訴你哪裡的公廁最乾淨, 那裡最髒?哪裡的警察最不友善;哪家社會福利機構的社工最樂於助人,哪條街晚上很危險?哪個房子才剛被佔屋者(Squatter)佔領, 哪座教堂的免費餐最好吃?哪裡可免費測試HIV?有時,「Big Issue」上還會刊登很好看的詩 及小說,也許下一個英國的文豪目前正是遊民 也說不定。..........